智慧运力池

首页 / 媒体&活动 / 行业资讯
发布日期:
2024.02.01
字号大小:
“GLEC框架(ISO14083)在中国推广与应用”智慧货运论坛成功举办,积极推进中国物流货运行业碳排放计算及核查工作

2024年1月30日,智慧货运论坛“GLEC框架(ISO14083)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 ”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论坛邀请政府研究机构、协会机构、行业专家和先行碳排放计算汇报企业代表出席,围绕物流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标准、行业应用的现状和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识别中国物流行业碳排放计算和查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以期后续为行业,特别是货主企业和物流运输企业的碳排放计算和汇报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奠定共识基础和合作意向。


本次智慧货运论坛由智慧货运中心 、北京智汇绿行科技中心主办,罗戈研究协办,线上及线下共有60余位嘉宾参与。


自2014年智慧货运中心成立全球物流排放委员会(Global Logistics Emissions Council,GLEC)并制定GLEC框架(GLEC Framework)以来,促进行业计算和汇报温室气体排放和采取减排措施一直是智慧货运中心的核心工作。GLEC框架是第一个全球公认的计算物流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为跨国公司及其供应商提供了一种统一、高效和透明的方法,来计算和汇报物流碳排放。GLEC框架是以行业为重点的指导性文件,货主企业、运输服务提供商可以使用GLEC框架来报告物流业务的排放量,从而为显著减少碳排放的企业提供竞争优势。


智慧货运中心首席技术官 Alan Lewis在线上介绍了GLEC框架的具体原则、实用方法和适用场景,并详细讲解了GLEC 框架3.0与ISO14083的关系。Alan表示,最新GLEC 3.0框架已经基于新的ISO 14083标准完成更新。在与德国认证协会(German Institute for Certification,DIN)和ISO工作组成员(包括行业、政府、研究和标准机构)的合作中,智慧货运中心在建立新ISO 14083标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GLEC框架是ISO 14083内容的核心要素。这标志着全球物流碳排放标准化进入新阶段。通过与GLEC框架保持一致,ISO 14083促进了政府、国际组织和投资者采用一致的流程,这些流程已经被行业所接受。

 


智慧货运中心中国区主任王波勇介绍,智慧货运中心积极推广GLEC框架在行业内的应用。目前全球已有近200家大型跨国企业基于GLEC框架计算并汇报物流产生的碳排放,共有21个基于GLEC框架原则和方法的碳排放计算工具被认可,2023年最新发布的国际标准ISO14083的货运碳排放计算部分参考了GLEC框架。根据国际经验,GLEC作为一个清晰、实用的碳排放计算和汇报框架,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包括更有效制定或影响有关供应链优化的决策,更科学评估减少排放而采取的措施的影响,支持更广泛的可持续业务,更精准跟踪实现气候目标的进展,以及企业得以领先于监管要求,面向未来确立方向并降低风险。

 

在全球和中国低碳发展的趋势下,中国的货运物流行业迫切需要对碳排放计算、核查等相关问题形成共识,并快速识别重要挑战,做出行动。虽然GLEC框架在中国的推广刚刚起步,但其丰富的国际经验和伙伴合作能够为国内行业提供可靠的洞察、模式和工具。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总工胡希元介绍了交通和物流碳排放核算监测体系的建设思路,他分享交通运输领域的低碳发展是必然趋势。交通运输部出台“公路水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完善交通运输领域能耗统计和能源计量体系,强化公路水路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交通运输工作方案” 针对性地提出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预算管理,鼓励引导地方开展碳排放预算管理工作,建立省级交通运输碳排放考核机制。而在中国碳市场机制逐步建立的基础上,交通运输的碳排放计算和汇报也会给减排主体如企业等带来更多机遇。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副主任何巍楠介绍中国物流碳计算的意义与实践。他提出物流领域的碳排放计算对于城市的低碳建设十分重要,开展碳基线盘查是制定交通领域双碳路线图的重要前提,能够提供更多的碳价值开发,并且为城市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级提供碳中和等相关服务。而物流货运领域碳排放的统计监测核算体系的搭建,离不开完善的数据监测系统、一体化大数据环境、科学的技术方法和能够适用多场景的应用工具。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秘书长刘然介绍了中国物流行业GHG核算数据、方法和标准,表示明确的标准和框架是推动物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企业开展行动的重要支持。企业在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时需要确定核算边界,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与温室气体种类,选择核算方法并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这些都需要清晰明确的标准和框架做指导

 

选择框架后,数据的获取也非常关键。北京智汇绿行科技中心数据部主任方奇介绍了交通碳排放的计算方法,智汇绿行联合智慧货运中心基于GLEC框架制定了中国道路交通运输的碳排放强度系数,期待为中国企业进行碳排放计算获得本土排放因子、碳排放强度数据库,以及物流碳排放计算的支持;联想物流可持续发展经理丁烨结合实际经验,介绍联想作为在碳排放汇报和计算上的领先跨国公司企业,如何实现物流供应链的可靠排放数据,以及如何将企业的相关努力传递给消费者、投资人等利益相关方。


论坛主办方邀请需要在国内开展碳排放汇报计算和核查的相关利益方,共同探讨实践中的问题。在“国内企业开展物流碳核算和应用的诉求、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探讨”圆桌,北京智汇绿行科技中心数据部主任方奇、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发部和可持续发展部总经理李灏源、世界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宋苏、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物流规划经理王冉冉、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低碳供应商发展经理由鹏飞围绕国内企业碳计算驱动力、工具、实践情况和意义等议题深入讨论。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担任主持人。

在“物流碳核算结果的核查和认证”圆桌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副秘书长赵洁玉、TÜV SÜD工业服务部高级经理张德法、中理检验有限公司碳核查业务主管卢嘉宁、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张曦、Carbon Trust 碳信托副总经理张化天围绕国内市场需求、企业碳核查动力、国际标准影响等问题积极分享观点。智慧货运中心项目主任高亮担任主持人。

 

通过本次论坛,参与各方对于企业应尽早开展物流货运环节的碳排放货运和计算工作达成共识,并表示期待在相关工作上与智慧货运中心积极开展合作,推动更多中国本土实践。

 

2024年,智慧货运中心即将发布GLEC框架3.0中文版,并将于3月份携手罗戈研究共同为国内企业提供基于GLEC框架的碳排放计算培训,支持更多的中国企业了解物流碳排放的计算原则和方法。同时加强基于GLEC框架、适用于中国本土排放因子的开发,尝试在中国推进碳排放计算工具认可工作,为中国物流碳排放计算汇报结果实现国际接轨建立基础。


联系我们
邀请您了解零排放货运行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