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运力池

首页 / 媒体&活动 / 行业资讯
发布日期:
2024.09.12
字号大小:
“深莞惠新能源重卡电动化试点”获得阶段性成果,为大湾区零排放货运廊道推动提供坚实研究基础

9月10日下午,“深莞惠重卡电动化试点” 项目报告交流会在深圳东方银座酒店顺利举办,该会议也为为期一年的试点项目画上圆满句号。



“深莞惠新能源重卡电动化试点”由智慧货运中心和落基山研究所依托深圳市协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发起,旨在汇聚政府、货主及运输企业、能源等零排放货运利益相关方,探索广东地区公路运输在集疏港和开放道路场景实现重卡电动化的可行性及未来实施路径,为未来大湾区开启重卡全面电动化工作搭建基础。




智慧货运中心中国区主任王波勇主持了结项会议,王波勇表示:


“深莞惠新能源重卡电动化试点项目”的设计初衷,是希望验证现阶段充电或者换电技术路线的重型货车适用于什么样的场景、影响成本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体现电动重型货车的竞争优势、充换电基础设施如何匹配重型货车运营场景等,从而探索建立深莞惠重型货车零排放货车通道的可行性及实施路径,引导物流运输行业规模化应用电动重型货车。深莞惠项目从一线调研和真实场景出发,做出了非常扎实的成果,真正能够为该区域和全国其他地区的电动重卡的示范推广提供思路和借鉴。




落基山研究所交通项目总监刘琦宇在会议上做了“全球重卡零排放转型进程和国际经验对比”为题的主题汇报,分享了目前美国和欧洲的重卡零排放转型的路径和经验。


刘琦宇在分享中介绍,中国零排放重卡在过去几年中快速增长,但在货运等主要重卡场景下,零排放重卡还面临挑战,包括长途经济性较差、零排放重卡的基础设施不足、以及在续航能力、补能速度等方面的技术劣势使得零排放重卡的应用场景较为受限。因此在中国基于本土实际场景打造的“深莞惠新能源重卡电动化试点”,对于提炼中国情况、分享中国经验非常重要。



在项目报告交流会上,协力创新中心执行主任谢海明代表项目执行方,对试点项目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介绍了广东省重卡电动化的发展趋势。


谢主任指出,项目的总体目标在于探索新能源电动重卡在深圳、东莞和惠州地区特定区域特定场景规模化应用所需的支持要素,包括政策、补能设施、车辆技术、运营线路、运输组织方式等。通过小规模试点示范来验证电动重卡在深莞惠地区落地运营的可行性以及建立零排放货运廊道的潜力,并为电动重卡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应用推广积累实践经验。



本次试点项目共有40家企业参与,涵盖集疏港运输、仓库短倒运输、沙石料运输等运输场景,总体车型需求包括4*2纯电动重型牵引车、6*4纯电动重型牵引车。



项目通过一年的时间,推动10家不同承运商企业运营38辆电动重卡的车辆。



基于一年的运行成果,项目组进一步明确在深莞惠地区推动零排放货运廊道的重要抓手,即完善保障措施、加强区域联动、出台路权优先政策、创新支持措施和车辆推广措施。


项目还结合运营数据进行了单车TCO成本分析和碳排放分析,评估纯电动重卡在深莞惠地区运营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项目遵循GLEC 3.0框架规定的计算原则,证明使用纯电动重卡可以使企业减少约30%的碳排放。



“深莞惠重卡电动化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会大力推动大湾区区域内零排放货运廊道的建设,为深(莞)广城际零排放货运走廊、深圳东西部港区集疏港零排放货运走廊、深港跨境保供运输零排放货运走廊等廊道设计提供重要支撑。

——深圳市协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谢海明主任



试点项目也为后续在推广电动重卡的过程中嵌入碳核算和碳交易提供了相关经验和参考。虽然现在国家目前只有电力市场纳入碳交易体系,但随着未来的碳价有望上涨,再加上国家计划将钢铁、水泥和电解铝三个行业的减排成果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些都会为企业带来更多潜在支持。

——落基山研究所交通项目主任王喆



本次项目报告交流会还邀请多家与项目相关的企业参与会议,分享经验与挑战。包括宜家、玛氏箭牌、联想、百事、马士基、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深圳超时代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启航物流有限公司、上海融和骏玖、苇渡汽车等30余家近50位企业代表参与了深度交流。



SUMSUM

未来智慧货运中心和深圳市协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将继续推动大湾区和长三角上海到广州多条零排放货运走廊的发展,期待更多企业与我们联系参与。点击这里下载深莞惠试点结项成果分享文件。


陈雯

caltha.chen@smartfreightcentre.org


周清镐 

hao@neicv.com




联系我们
邀请您了解零排放货运行动
相关新闻